众生心垢净 菩提影现中
更新:2020-08-28 15:25:33
众生心垢净 菩提影现中 此标题是出自《华严经》里的偈子,全偈应是“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在日常的修学生活中,我独自思惟,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与佛陀教导的法相应。想起这首偈子,便想深入了解菩萨的心和众生心的差别。 我们一般所称的心,是污染的心,也就是众生的凡夫心。是被贪、嗔、痴等烦恼激起的狂乱思绪。这颗心不是证...
众生心垢净 菩提影现中
在日常的修学生活中,我独自思惟,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与佛陀教导的法相应。想起这首偈子,便想深入了解菩萨的心和众生心的差别。
我们一般所称的心,是污染的心,也就是众生的凡夫心。是被贪、嗔、痴等烦恼激起的狂乱思绪。这颗心不是证悟的明觉。它总是被自己的妄念带跑。当我们和敌、友不期而遇时,嗔或贪的念头就会被这些情景所触动,马上会毫无警觉的生起。比如,当某某人对我们说话态度不善巧时,如果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而感到恼怒。那么,一个疙瘩就会在我们的心中形成。如果不会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对治,它就会很快生根茁壮生长,增强内心中贪、嗔的习气,滋生越来越多的业力。
我们的内心很难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如畏缩、恐惧和后悔等等,于是想方设法把它们埋藏在意识的角落里。费尽苦心包装自己,构建防御工作,否认这些负面情绪的存在,可它们总是试图探出头来。
如果我们练习觉照,就能学会很多种技巧,要想解开处于无意识状态中的负面情绪,首先要把它们带入显意识来,认识和了解它们。可以通过静坐,练习有意识的观呼吸来接近它们。它们或许会通过想象、情感、观念、语言或行为等等表现出来。当烦恼向你袭来的时候,我们可以观照它,并且问问自己:“为什么她那样说话我就感到如此不高兴呢?”或者问:“为什么我老这样呢?”或者问:“为什么我看见某某人就会生气呢?”密切的观察自己,可以把潜在的负情绪引出视野中来,并且当我们有意识地去观照它时,它就会开始渐渐地露出庐山真面目。在继续观察它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是只要增强自己静坐观照情绪的能力,它的根源还是会慢慢地露出来,还可以找到解开它的方法。通过这样的练习,便可以逐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与他人相处得越来越和谐。
不论我们念头有多么强烈,它们只是念头而已,终究会融入空性之中。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心念的相续相,如同云一般,出现一会儿,复又消散在虚空中,同样地,妄念生起后,持续了一会儿,又消失在心的空性中。当阳光照在水晶上,会现出许多颜色的彩光。但并没有任何实物可以抓取。同样地,我们各式各样的念头——虔诚心、悲心、贪念、欲望等等,完全没有实体,这就是菩萨的心。没有一个念头不属于空性。如果在念头生起的刹那能了知念头的空性,念头就会消失,爱执及怨恨永远不能扰乱我们的心。烦恼会自行崩解,恶业不会累积,也就没有随后的痛苦。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菩萨的心和众生的心差别在于迷悟之间。菩萨是常处于空性之中,虽处于浊世而不被世所累。我们只是执着于自己的感观和取舍,而不知一切尽在空性当中。“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分享到:
佛教与中国文学(张中行)
1932 人看过佛文学
09-03苏轼与禅(李豫川)
2367 人看过佛文学
09-03佛教与文章漫谈(黄文)
2262 人看过佛文学
09-03诗僧贯休(曾国富)
2237 人看过佛文学
09-03白居易《闲意》赏析(山雪)
2431 人看过佛文学
09-03人间佛教的生活(3)
2187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人间佛教的生活(2)
2290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人间佛教的生活(1)
2248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人间佛教的建立(3)
2179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人间佛教的建立(2)
2169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人间佛教的建立(1)
2325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净土思想(3)
2200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净土思想(2)
2256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净土思想(1)
2353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人生观(4)
2394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人生观(3)
2335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人生观(2)
2148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人生观(1)
2197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宇宙观(3)
2263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宇宙观(2)
2109 人看过佛文学
08-28
热门文章推荐
莲池大师:出家人不能贪图财富 不然后果很严重
惊人!佛陀用20字揭开人类生死轮回原理
一辈子的修行!持守五戒必能长命百岁受人尊敬
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教育好儿女
348.云居自闲禅师悟道因缘
358.别山祖智禅师悟道因缘
291.育王德禅师悟道因缘
305.国清行机禅师悟道因缘
阅读TOP10
- 1让福德自然生起
- 2放下自我,不为外境所动
- 3尽量让众生高兴,别让众生烦恼
- 4业力靠什么改变 业果无法躲避,业障可以消除
- 5贪图极乐土,不是真念佛
- 6此岸彼岸一念间
- 7凡事要自然而然
- 8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 寻找不精进的原因
- 9《普门品》图文释义 36、救罗刹恶鬼难图
- 10慢慢来,着急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