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
更新:2020-08-28 15:19:10
当仁不让 佛家所言之“承担”,亦即儒家之“当仁不让”。其意为遇到应该做之事,就主动去做而不推辞。如果“承担”上加“直下”二字,更能切合地表达“义不容辞”之意。 大凡能“承担”事情之人,必为能担当、肯负责,且具有君子之德者。历史上诸如此类者,不胜枚举。为我辈所知者如:周朝之周公旦于武王死后,辅佐年幼之成王,制礼作乐,使周朝文物因而大备,功成后身退...
当仁不让
大凡能“承担”事情之人,必为能担当、肯负责,且具有君子之德者。历史上诸如此类者,不胜枚举。为我辈所知者如:周朝之周公旦于武王死后,辅佐年幼之成王,制礼作乐,使周朝文物因而大备,功成后身退,毫不恋栈,将王位归还成王。三国时代蜀相诸葛亮,受先帝刘备之遗命,以辅佐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南宋末年,文天祥于谢太后、宋恭帝被俘之际,为枢密宰相;负起救国救主之责,至死不侍二主。于其衣带中遗言:“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此言不正是孔老夫子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之写照吗!
由上之例可知,能“直下承担”者,必能有“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之精神与勇气。
再看我佛门中之祖师大德,如:东晋之法显大师,唐玄奘大师、义净大师为求佛法,不畏路途遥远险阻,不计个人生死之骨气。民国初年之弘一大师,于江浙两地弥漫灭佛之论时,力邀激进分子,加以劝说;另方面上书教育界,恳请护持佛教,并推行佛教各项改革。近世之虚云老和尚,一肩挑起禅宗五家之法脉,匡复顿教于不坠;以百年高龄处于铁幕之中,几复遭难而不动摇。
往圣诸贤在前给我辈作榜样,知道“承担”非“匹夫匹妇”、“暴虎冯河”之小勇;而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有义之大勇,因为有道义之勇,则坚忍不拔,不易气馁;见所当行则努力去行,见所当为则挺身为之。亦如孔子所言之“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吾辈出家为释门弟子,当视“弘法利生”、“承担如来家业”为自家责任。故而每一位出家众犹如*轮上之小螺丝钉,各尽本分。平时当多研教理,并向其余之四明(因明、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处学习,以作为“弘法利生”之资粮。并于各种事务中努力培福,藉事炼心,破无始劫来之惑业,才能顺利地大转*轮。
我辈出家僧众修大乘法门,处此末法时期,众生沉沦日多,世界愈苦之时,欲弘法度众,诚非易事。内心必下“承担如来家,舍我其谁”之誓愿,效法祖师大德“当仁不让”之精神,方能延续佛法,此乃“真承担”也。
分享到:
佛教与中国文学(张中行)
2538 人看过佛文学
09-03苏轼与禅(李豫川)
2545 人看过佛文学
09-03佛教与文章漫谈(黄文)
2422 人看过佛文学
09-03诗僧贯休(曾国富)
2358 人看过佛文学
09-03白居易《闲意》赏析(山雪)
2551 人看过佛文学
09-03人间佛教的生活(3)
2352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人间佛教的生活(2)
2451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人间佛教的生活(1)
2411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人间佛教的建立(3)
2314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人间佛教的建立(2)
2301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人间佛教的建立(1)
2481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净土思想(3)
2336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净土思想(2)
2393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净土思想(1)
2641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人生观(4)
2550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人生观(3)
2498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人生观(2)
2318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人生观(1)
2343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宇宙观(3)
2438 人看过佛文学
08-28佛教的宇宙观(2)
2270 人看过佛文学
08-28
热门文章推荐
莲池大师:出家人不能贪图财富 不然后果很严重
惊人!佛陀用20字揭开人类生死轮回原理
一辈子的修行!持守五戒必能长命百岁受人尊敬
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教育好儿女
348.云居自闲禅师悟道因缘
358.别山祖智禅师悟道因缘
291.育王德禅师悟道因缘
305.国清行机禅师悟道因缘
阅读TOP10
- 1让福德自然生起
- 2放下自我,不为外境所动
- 3贪图极乐土,不是真念佛
- 4尽量让众生高兴,别让众生烦恼
- 5业力靠什么改变 业果无法躲避,业障可以消除
- 6凡事要自然而然
- 7此岸彼岸一念间
- 8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 寻找不精进的原因
- 9《普门品》图文释义 36、救罗刹恶鬼难图
- 10慢慢来,着急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