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是到达怎样的境界?
更新:2020-05-04 13:18:15
「涅槃」译为圆寂。「圆」是一切德能圆满;「寂」是不生不灭,万缘寂静。 本性原自清净,这名「本觉」;染了无明,变成「不觉」。发菩提心,称作「始觉」;证得涅 槃,是「究竟觉」。 证涅槃后,即得「常、乐、我、净」四种净德。脱了出胎、入胎轮回生死,才是真的常存;既 不生死又具德能,才是真的安乐;离开四大和合假相,获到佛性自在法身,才是真...
「涅槃」译为圆寂。「圆」是一切德能圆满;「寂」是不生不灭,万缘寂静。
本性原自清净,这名「本觉」;染了无明,变成「不觉」。发菩提心,称作「始觉」;证得涅 槃,是「究竟觉」。 证涅槃后,即得「常、乐、我、净」四种净德。脱了出胎、入胎轮回生死,才是真的常存;既 不生死又具德能,才是真的安乐;离开四大和合假相,获到佛性自在法身,才是真的我体;从 后不受欲尘,及一切烦恼的染污,才是真的清净。 得到真我真乐,这就是「圆满」;得到真常真净,这就是「寂静」。
分享到:

佛学经典的结集
2665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佛教对中国和文化的贡献
3585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佛经翻译家对中国文化之影响
2731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统合儒释的文化贯通——柳宗元与佛教论略
2666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禅悟与空灵之美
3667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浅谈魏晋时期玄学对佛学的影响
2888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传统文化对慧远佛学思想之影响
2635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禅文化与当代河北文化建设
2825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人的需求
2773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
4158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民间信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作用
2880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美好人生 从心做起
3623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佛教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2499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佛教的传统形象及其现代意义略论
2635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试论佛学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2938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font color='红色'> [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6)</font>](/upload/images/5/4.jpg)
[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6)
2617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font color='红色'> [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5)</font>](/upload/images/5/6.jpg)
[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5)
2512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font color='红色'> [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4)</font>](/upload/images/5/6.jpg)
[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4)
2546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font color='红色'> [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3)</font>](/upload/images/5/1.jpg)
[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3)
2592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font color='红色'> [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2)</font>](/upload/images/5/9.jpg)
[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2)
2846 人看过佛教常识
05-06
热门文章推荐

莲池大师:出家人不能贪图财富 不然后果很严重

惊人!佛陀用20字揭开人类生死轮回原理

一辈子的修行!持守五戒必能长命百岁受人尊敬

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教育好儿女

348.云居自闲禅师悟道因缘

358.别山祖智禅师悟道因缘

291.育王德禅师悟道因缘

305.国清行机禅师悟道因缘
阅读TOP10
- 1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
- 2禅悟与空灵之美
- 3美好人生 从心做起
- 4佛教对中国和文化的贡献
- 5十八罗汉中的静坐罗汉是谁?他为何要静坐?
- 6佛家三宝是指什么?佛教以什么为三宝?有什么意思?
- 7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到底是什么关系?
- 8“三藏十二部”经典指的是什么?包括哪些?
- 9三聚净戒是指什么?佛门戒律中三聚净戒
- 10试论佛学对宋明理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