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鬘夫人是波斯匿王的女儿,她的母亲就是被迦留陀夷称赞为天下第一美人的末利夫人。胜鬘夫人在父母的接引下,对佛陀生起了甚深希有的信心。有一次,胜鬘夫人向佛陀提出几个问题,请求佛陀开示。 「佛陀呀!为什么美女无钱?」 佛陀答道:「外表美丽,内心却贪婪丑恶,钱如花果,不长于恶地。」 胜鬘夫人又问:「为什么有钱的人丑陋?」 佛陀回答:「丑陋者心地高贵,...
胜鬘夫人是波斯匿王的女儿,她的母亲就是被迦留陀夷称赞为天下第一美人的末利夫人。胜鬘夫人在父母的接引下,对佛陀生起了甚深希有的信心。有一次,胜鬘夫人向佛陀提出几个问题,请求佛陀开示。
「佛陀呀!为什么美女无钱?」
佛陀答道:「外表美丽,内心却贪婪丑恶,钱如花果,不长于恶地。」
胜鬘夫人又问:「为什么有钱的人丑陋?」
佛陀回答:「丑陋者心地高贵,能忍辱精进,财富的路自然任由他驰骋。」
胜鬘夫人再问:「为什么有的人丑陋而又无钱?」
佛陀答:「若人骄慢懒惰,一如其面,钱从何来?」
「佛陀呀!为什么有的人美丽而又有钱?」
佛陀微笑着说:「菩提树的种子若撒在沃土与桃源里,自然开出一树的绿荫,果报因缘正同此理。」
聪慧的胜鬘夫人听了佛陀的这一番开示后,即刻了悟到:一个人的贫富贵贱、智愚美丑,乃至一生的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心地的善恶。如果心中常存善念,常行好事,自然能得善的果报;反之,心中充满邪念,无恶不作,自然恶报现前,这就是因果业报的道理。
这些问题用古德的「十来偈」说明,就更容易了解:
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
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骄慢中来,
喑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
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
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人生无常
在罗越祇国,有一个外道,他听说自从佛陀到舍卫国为大众说法教化以后,全城的人民都成为有道德,有礼貌,懂得事理的人。于是他对佛陀的威德生起钦佩渴仰之心,决定放弃以往的苦行,不辞旅途的遥远艰辛,到舍卫国拜见佛陀,请求教示。
可是,在他还没有见到佛陀的时候,却遇到一桩奇事。
原来,舍卫国是个热带的地方,毒蛇非常多,如果被它咬了,马上就会丧命。在这个地方,被毒蛇咬死的人很多。外道走到城外的时候,看见两个父子在田里工作,忽然从草丛中窜出一条毒蛇,咬了儿子一口,那儿子不久就毒发而死了。做父亲的看到自己的儿子被毒蛇咬死时,并不悲伤,仍然继续耕他的田。外道觉得奇怪,问老人道:「这个青年是那个人的儿子?」
老人很自然地回答道:「当然是我的儿子。」
「噢!既是令郎,为什么他被蛇咬死了,你却一点也不悲伤,还有心情继续工作,他是不是你亲生的儿子?」
「这有什么值得悲伤的?」老人回答说:「人生总归要死,事物的兴盛和衰败,是迟早会有的现象。人既然死了,如果他有善因,自有他的好报;假若他的恶因成熟,恶报就现前。我忧愁啼哭,对死者有什么好处呢?」
老人说到这里,看看呆立在面前的外道,问道:「先生!你是不是要进城去?我顺便拜托你一件事,可以吗?」
外道问什么事,老人又继续说道:「我家住在进城向右拐个弯的第二间,如果你从我家门前走过,请他们中午送饭的时候,只送我一个人的份就够了,对我家人说儿子已经被蛇咬死了。」
外道心里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个老人一点仁慈都没有。儿子死在地上,却毫无悲哀,反而只顾自己的中餐,世界上竟有这样的父亲?
外道进了城,向右拐个弯,找到老人的家,把老人的口信带给死者的母亲,听了这话的妇女,只向来人感谢以外,并不哀哭,像是没有发生什么似的。外道奇怪地又问道:「老妇人!你不怜愍令郎的惨死吗?」
老妇人自然的回答道:「这个儿子托生到我家,是他自己要来的。现在他死了,我也留不住他,正如旅馆里的旅客,晚上路过寄宿,明天他们各自离去,主人当然留不住,其实也不须强留。我们母子的关系也是如此,儿子的去来是随他们的业缘,我也救护不得。」
听完这段话,外道心里想,这一对老夫妻真是恰好胡涂的一对,两个都一样地硬心肠。
这时,死者的姊姊从后面走出来,外道好意地问:「你弟弟死了,你难过伤心吗?」
「他既然死了,我为什么还要伤心呢?我们如同被编成大木排的木材。大木排放在水中航行,如果遇到大风,木排被吹散了,那木材便各自随水流散,彼此当然不能永远连结在一起。我们两个偶然的因缘和合成为姊弟,同生在一家,但寿命各有长短,生死并没有一定的时间。弟弟的寿命既然已尽,我做姊姊的有何能力相救?」
姊姊说后,身边另一个妇女也若无其事的说了一声:「呵!我丈夫死了。」
外道回过头来向死者的妻子说道:「你的丈夫死了,你不悲伤泣涕?怎么也这样毫无所谓?」
死者的妻子很平静的说道:「我们夫妻的结合,和空中的飞鸟一样。夜间偶然的停宿在一起,但一到天亮,各自飞开寻求食物,有缘便会合在一处,无缘便各自飞散。好比甲乙在途中相会,互相招呼以后,总要各奔西东的。我们夫妻何尝不是如此?各有各的命运,各人造业各人承当,谁也代替不了。」
外道如堕五里雾中,忽然看见那些奴仆,就问他们道:「你们的小主人死了,怎么不啼哭?」
奴仆们也出乎意外的回答说:「我们主人的一家人,有因缘和合在一起,我好比一头小牛,只有到处跟着大牛走。人家把大牛杀了,小牛哭泣又有什么用?」
外道听了这一家人的话,满心瞋恶,甚至懊恼自己不识好歹,冤枉走一趟远路。本来听说舍卫国的人民是最有孝道,恭敬三宝的,所以从远方舍邪归正,来此地求学。岂知到了这里,所遇到的都是一些没有慈悲心的人,还有什么可学?不过,既然来了,没有见到佛陀而空自回去,终究是遗憾的。因此来到祇园精舍,求见佛陀。
外道礼拜佛陀以后,就退坐在一边,低着头不开口请法。他的心思佛陀早就知道,故意问道:「什么事使你忧愁?」
外道回答道:「因为所希望的事情不能如愿,遇到的事都违背我的本心,所以不快乐。」
「有什么失意的事,何必忧虑呢?忧虑又不能解决问题。」
外道抬起头来,对佛陀说道:「我从远方的罗越祇国来,听说舍卫国有佛陀您的教化,人民都能依法奉行。岂知一到这儿,就遇到一些没有人性的事情……。」
外道将碰到老农夫及他一家人的事情告诉佛陀,他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一点人情味都没有,那有慈悲?在佛陀教化的国土里,不该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可是佛陀却微笑的向他开示道:「你所说的是人性问题,但法理有时是不能顺着人性的。把人性净化,与真理相应,那才是最要紧的修行。你所见的那一家人,在道理上,他们并没有错。他们知道人生无常,不能保持自己有为的色身生命,这是从古至今所有圣凡都是一样。一个人死了,大家为他大哭大喊,这样对死者有什么益处?有生就有死,生喜死悲,这是世俗对于生死的迷惑,所以在生死流转中,就永远没有休息的时候。」
外道听了佛陀的开示以后,心里豁然开悟。从此,他真正改宗,皈依佛陀,做一个虔诚精进的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