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告诉比丘们:佛起大慈悲心,想要让弟子们了解念佛法门的深义,就像父亲谆谆告诫着子女,希望子女能够有所成就。专注、精进地念佛时,犹如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佛陀的身形、相貌,视线不曾稍移;心中系念着佛陀的慈悲、定力及智慧。此即念佛的方法。 有一次,阿难背上生了一个痈疮,佛陀让当时有名的神医耆婆为他医治。因需开刀治疗,耆婆担心阿难承受不了疼痛,迟迟不敢下手。佛...
佛陀告诉比丘们:佛起大慈悲心,想要让弟子们了解念佛法门的深义,就像父亲谆谆告诫着子女,希望子女能够有所成就。专注、精进地念佛时,犹如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佛陀的身形、相貌,视线不曾稍移;心中系念着佛陀的慈悲、定力及智慧。此即念佛的方法。
有一次,阿难背上生了一个痈疮,佛陀让当时有名的神医耆婆为他医治。因需开刀治疗,耆婆担心阿难承受不了疼痛,迟迟不敢下手。佛陀知道了他心中的忧虑,便慈悲地说:‘请尽管放心医治吧!我将为阿难说法,使他转移心思。’
佛陀引导阿难一心专注,谛观佛陀相好,并对阿难说法:‘如来的身体犹如金刚,坚固不坏,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都是如来过去在因地当中,修诸功德而感召的果报啊!’
阿难虔心净虑、恭敬谨慎,凝视着佛陀的相好没有丝毫倦意,耳朵谛听着佛陀说法,毫无厌怠之心;一心一意,念念专注,思惟佛陀所说的道理,没有丝毫的散乱举止。
在此同时,神医耆婆也将阿难背上痈疮中的毒脓清除,并为他敷上膏药。佛陀问阿难:‘你刚才是否感觉到背上的疼痛?’阿难回答:‘弟子一点也不觉得疼痛。’阿难之所以未觉察到疼痛,都是因为一心念佛的缘故。佛陀具足十力、四无所畏等果德,故能使众生远离种种烦恼、痛苦,常处安乐,乃至超脱生死;亦能成就众生念佛功德。
《佛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阿难尊者念念相继于佛的庄严相好,并且达到‘专视听法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的境界,故而远离了溃疮敷膏之苦。每日在人我是非、贪婪、忌妒、猜疑、爱憎……诸多烦恼、不得出离的我们,是否犹如身在病痛之中的阿难尊者,亟需佛陀的慈悲救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