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堂集 第五卷

更新:2020-10-14 19:45:00

   祖堂集 第五卷     祖堂卷五·大颠     大颠和尚嗣石头在潮州。元和十三年戊戌岁迎真身元和皇帝于安远门躬自焚香迎候顶礼。皇帝及百寮俱见五色光现皆云是佛光百寮拜贺圣感。唯有侍郎韩愈一人独言不是佛光不肯拜贺圣德。帝问:“既不是佛光当此何光?”侍郎当时失对被贬潮州。侍郎便到潮州问左右:“此间有何道德高行禅流?”左右对曰:“有大颠和尚。”侍郎令使往彼三请皆不赴。后...

   祖堂集 第五卷

    祖堂卷五·大颠     大颠和尚嗣石头在潮州。元和十三年戊戌岁迎真身元和皇帝于安远门躬自焚香迎候顶礼。皇帝及百寮俱见五色光现皆云是佛光百寮拜贺圣感。唯有侍郎韩愈一人独言不是佛光不肯拜贺圣德。帝问:“既不是佛光当此何光?”侍郎当时失对被贬潮州。侍郎便到潮州问左右:“此间有何道德高行禅流?”左右对曰:“有大颠和尚。”侍郎令使往彼三请皆不赴。后和尚方闻佛光故乃自来侍郎不许相见令人问:“三请不赴如今为什摩不屈自来?”师云:“三请不赴不为侍郎;不屈自来只为佛光。”侍郎闻已喜悦则申前旨“弟子其时云不是佛光当道理不?”师答曰:“然。”侍郎云:“既不是佛光当时何光?”师曰:“当是天龙八部释梵助化之光。”侍郎云:“其时京城若有一人似于师者弟子今时日不来此。”侍郎又问曰:“未审佛还有光也无?”师曰:“有。”进曰:“如何是佛光?”师唤云:“侍郎。”侍师应喏。师曰:“看还见摩?”侍郎曰:“弟子到这里知不会。”师云:“这里若会得是真佛光。故佛道一道非青黄赤白色透过须弥卢围遍照山河大地非眼见非耳闻故五日不睹其客二听不闻其响。若识得这个佛光一切圣凡虚幻无能惑也。”师欲归山留一偈曰:     辞君莫怪归山早为忆松萝对月宫。     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自后侍郎特到山复礼乃问:“弟子军州事多佛法中省要处乞师指示。”师良久侍郎罔措登时三平造侍者在背后敲禅床师乃回视云:“作摩?”对曰:“先以定动然后智拔。”侍郎向三平云:“和尚格调高峻弟子罔措。今于侍者边却有入处。”礼谢三平却归州。     后一日上山礼师师睡次见来不起。便问:“游山来为老僧礼拜来?”对曰:“礼拜和尚来。”师曰:“不礼更待何时!”侍郎便礼拜。     后一日又上山师问:“游山来为老僧礼拜来?”侍郎曰:“游山来。”师曰:“还将得游山杖来不?”对曰:“不将得来。”师曰:“若不将来空来何益?”     又一日师曰:“老僧往年见石头石头问:‘阿那个是汝心?'对曰:‘即只对和尚言语者是。'石头便喝之。经旬日却问:‘和尚前日岂不是?除此之外何者是心?'石头云:‘除却扬眉动目一切之事外直将心来。'对曰:‘无心可将来。'石头曰:‘先来有心何得言无心?有心无心尽同谩我。'于此时言下大悟此境。却问:‘既今某甲除却扬眉动目一切之事外和尚亦须除之。'石头云:‘我除竟。'对曰:‘将示和尚了也。'石头云:‘汝既将示我心如何?'对曰:‘不异和尚。'石头曰:‘不关汝事”。'对曰:‘本无物。'石头曰:‘汝亦无物。'对曰:‘无物则真物。'石头云:‘真物不可得。汝心见量意旨如此也须护持。'”僧问:“其中人相见时如何?”师曰:“早不其中。”进曰:“其中者如何?”师曰:“渠不作这个问。”     祖堂卷五·长髭     长髭和尚嗣石头在潭州攸县。未睹行录不决化缘终始。师初礼石头密领玄旨。次往曹溪礼塔却回石头。石头问:“从何处来?”对曰:“从岭南来。”石头云:“大庾岭头一铺功德还成就也无?”对曰:“诸事已备只欠点眼在。”石头曰:“莫要点眼不?”对曰:“便请点眼。”石头足+乔起脚示之师便连礼十数拜不止。石头云:“这汉见什摩道理?但知礼拜。”师又不止石头进前把住云:“你见何道理了但知礼拜。”师曰:“如红炉上一点雪。”石头云:“如是如是。”     师得十岁兒子养得八年。有一日兒子启和尚曰:“某甲欲得受戒去还得也无?”师云:“受戒图什摩?”兒子曰:“某甲祖公在南岳欲得去那里礼觐只是未受戒不敢去。”师曰:“受戒须是二十始得且住。”师忽然觉察唤来许伊受戒。小师明朝辞和尚和尚云:“子归来须到石头处来。”小师应喏便去南岳般若寺受戒后却去石头参。石头云:“从什摩处?”对云:“从长髭来。”石头曰:“今夜在此宿还得摩?”对云:“一切取和尚处分。”小师第二日早朝来不审师便领新戒入山。路边有一个树子石头云:“汝与我斫却这个树碍我路。”对曰:“某甲不将刀子来。”石头曰:“我这里有刀子。”曰:“便请。”石头便抽刀把柄过与刀子。曰:“何不过那头来?”师曰:“用那头作什摩?”新戒便大悟。石头教新戒归受业处新戒便辞石头却归师处。师问:“教你到石头你还到也无?”对曰:“到则到不通耗。”师问曰:“依什摩人受戒?”对曰:“不依他。”师曰:“你在彼中即如此我这里作摩生?”对曰:“要且不违背。”师曰:“大与摩多知生!”对曰:“舌头不曾染著在!”师便咄:“这多口新戒出去!”此是石室和尚也。     祖堂卷五·龙潭     龙潭和尚嗣天皇在澧朗州。师讳崇信未详姓氏。在俗之时世业作饼师住在天皇巷阳。其天皇和尚住寺内独居小院多闭禅房静坐而已。四海禅流无由凑泊。唯有饼师每至食时躬持胡饼十枚以饷斋餐如是不替数年。天皇每食已常留一饼与之云:“吾惠汝以廕子孙。”日日如斯以为常准。师因于一日忽自讶之乃问:“此饼是某甲持来何乃返惠某甲?”天皇云:“是你持来复汝何咎?”师闻此语似少惊觉乃问曰:“弟子浮生扰扰毕竟如何?”天皇云:“在家牢狱逼迮出家逍遥宽广。”师便投天皇出家。天皇云:“汝昔崇福善今信吾语宜名崇信。”受具戒已执爨数年。忽于一日问天皇曰:“某甲身厕僧伦已果宿志未蒙和尚指示个心要伏乞指示。”天皇曰:“你自到吾身边来未尝不指汝心要。”师问:“何处是和尚指某甲心要处?”天皇曰:“汝擎茶吾为汝吃;汝持食吾为汝受。汝和南吾为汝低首。何处不是示汝心要?”师低头沉吟顷刻天皇云:“见即直下便见拟思则便差。”师问已顿悟指要便问:“毕竟如何保任则得始终无患?”皇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不要安禅习定性本无拘。不要塞耳藏睛灵光迥耀。如愚若讷行不惊时。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汝能尔者当何患乎?”师既领宗要触目朗然犹如远客还家顿息他游之意;亦如贫收宝藏故无不足求。自荆渚至澧阳龙潭栖止行不惊俗世莫能疑。未尝辄衔机锋玄流无由扣击。所居兰若临小溪潭时属元阳郡民多于是处祈求雨泽故号龙潭和尚焉。     有僧问:“髻中珠谁人得?”师曰:“不赏玩者得。”僧曰:“安著何处?”师曰:“待有所在即说似汝。”尼僧问:“如何得为僧去?”师曰:“汝作尼来多少时。”尼曰:“还有为僧时也无?”师曰:“你即今是什摩?”尼曰:“现是女身何得不识?”师曰:“谁识汝?”     祖堂卷五·翠微     翠微和尚嗣丹霞在西京。师讳无学。僖宗皇帝诏入内大敷玄教帝情大悦赐紫法号广照大师。自余未睹行录不决化缘终始。师因供养罗汉次僧问:“今日设罗汉罗汉还来也无?”师云:“是你每日口+童什摩?”     祖堂卷五·云岩     云岩和尚嗣药山在潭州澧陵县。师讳昙晟姓王钟陵建昌县人也。其生自然胎裳右袒仿若缁服。出家于石门初参百丈入室十数年间次参药山。药山问:“汝师百丈于徒奚示?”师对曰:“师今示何物?”药山云:“因汝识得百丈矣。”师禀承药山后止攸县大弘法化。     师有时谓众曰:“有个人家兒子问著无有道不得底。”洞山问:“他屋里有多小典籍?”师曰:“一字也无。”进曰:“争得与摩多知生?”师曰:“日夜不曾睡。”洞山云:“问著则无有道不得底问一段事还道得不?”师曰:“道得却不道得!”师问僧:“从什摩处来?”对曰:“石头上语话来。”师曰:“石头还点头也无?”对曰:“师未问时却点头。”师因看经次洞山云:“就师乞眼精。”师曰:“汝底与阿谁去也?”洞山云:“某甲无。”师曰:“有汝向什摩处著?”洞山无对。师曰:“乞眼精底是眼不?”洞山云:“非眼。”师曰:“咄出去!”道吾问:“初祖未到此土时还有祖师意不?”师曰:“有。”吾云:“既有更用来作什摩?”师曰:“只为有所以来。”     师因行粽子洞山受了又展手云:“更有一人在。”师云:“那个人还吃不?”洞山云:“行即吃。”洞山辞时师问:“何处去?”洞山云:“虽辞和尚未卜所止。”师曰:“莫是湖南去不?”对曰:“无。”师曰:“莫是归乡去不?”对曰:“也无。”师举高声云:“早晚却来?”对曰:“待和尚有住处即来。”师曰:“自此一别后应难得相见。”对曰:“难得不相见。”洞山到沩山沩山即大圆当时郢匠集徒千众振化三湘乃见洞山来顾而异焉。他日沩山密离宴室独步林泉。洞山乃疾追蹑迹其后至于佛地之西有作务之所。洞山遂进前礼拜而言曰:“某甲窃闻国师有无情说法之示曾闻其语常究其微每欲励心愿尽于此。”沩山忻然顾曰:“子于何获此语耶?”洞山具述始终而举举了沩山乃曰:“此间亦有小许但缘罕遇其人非我所吝也。”洞山云:“便请。”沩山云:“父母缘生口终不敢道。”洞山不礼拜便问:“还有与师同时慕道者不?”沩山云:“此去澧陵县侧石室相邻有云岩道人若能拨草瞻风必为子之所重也。”洞山便问:“无情说法什摩人得闻?”师曰:“无情说法无情得闻。”进曰:“和尚还闻得不?”师云:“我若闻汝则不得见我。”进曰:“与摩则某甲不得闻和尚说法去也。”师云:“吾说法尚自不闻岂况于无情说法乎?”因此洞山息疑情乃作偈曰:     可笑奇可笑奇无情解说不思议。     若将耳听声不现眼处闻声方得知。     师问尼众曰:“汝阿爷还在也无?”对曰:“在。”师曰:“年多少?”对曰:“年八十。”师云:“有少爷年非八十汝还知也无?”对曰:“莫是与摩来底是不?”师曰:“这个犹是兒子。”洞山云:“直饶不来也是兒子。”问:“一念瞥起便落魔界时如何?”师曰:“汝因什摩从佛界来?”却云:“还会摩?”对曰:“不会。”师曰:“莫道不会设使会得也只是左之右之。”     师与道吾、船子三人受山下人请斋。一人云:“斋去日晚。”一人云:“近那!动步便到。”师云:“有一人不动步便到作摩生?”寻后洞山闻举云:“此语最著力如人入镬汤炉炭不被烧煮始得。这里得永劫不失余处得暂时间。切嘱第一莫向舌头上取办记他了事言语有什摩用处?这个功课从无人边得不由聪明强纪。莫向闲处置功一步不回冥然累劫。所以云岩云‘向这个相貌中失却人身最苦无苦于此苦'。”师问僧:“何处去来?”对云:“添香去来。”师曰:“还见佛不?”对曰:“见。”师曰:“什摩处见?”对曰:“下界见。”师曰:“古佛古佛。”师煎茶次道吾问:“作什摩?”师曰:“煎茶。”吾曰:“与阿谁吃?”师曰:“有一人要。”道吾云:“何不教伊自煎?”师云:“幸有某甲在。”药山问:“承汝解弄师子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药山云:“我亦弄得。”师问:“和尚弄得几出?”药山云:”我弄得一出。”师曰:“一即六六即一。”沩山问师:“承闻长老在药山解弄师子是不?”师曰:“是也。”沩山云:“为复常弄还有置时也无?”师曰:“要弄即弄要置即置。”沩山曰:“置时师子在什摩处?”师云:“置也置也。”师窥一老宿房老宿云:“只这个是窥作什摩?”师云:“大有人不肯与摩道。”师问道吾:“老兄家风作摩生?”吾曰:“教汝指点著堪作什摩!”师云:“无这个来多少时?”吾云:‘牙根犹带生涩在。”问:“如何是正修行路?”师云:“修是墙堑不修是里头人。”师问众:“世间什摩物最苦?”云:“地狱是最苦。”师云:“地狱未是苦今时作这个相貌中失却人身最苦无苦过于此苦。”     师与洞山锄姜次师说先德事。洞山云:“这个人如今在什摩处?”师良久云:“作摩?作摩?”洞山云:“太迟也。”有僧出来两三则语举似师师复审之云:“我适来只闻汝声不见汝身。出来我要见汝。”其僧竖起五指师云:“苦杀人洎错放过者个汉。”洞山问:“此僧竖起五指意如何?”师曰:“现五分法身如今在阿那个分?”师临迁化时洞山问:“和尚百年后有人问还邈得师真也无向他作摩生道?”师云:“但向他道只这个汉是。”洞山沉吟底师云:“此著一子莽卤吞不过千生万劫休。阇梨瞥起草深一丈况乃有言。”师见洞山沉吟底欲得说破衷情。洞山云:“启师:不用说破。但不失人身为此事相著。”师迁化后过太相斋共师伯欲往沩山。直到潭州过大溪次师伯先过洞山离这岸未到彼岸时临水睹影大省前事颜色变异呵呵底笑。师伯问:“师弟有什摩事?”洞山曰:“启师伯:得个先师从容之力。”师伯云:“若与摩须得有语。”洞山便造偈曰:     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与摩会方得契如如。     后有人问洞山:“云岩道‘只这个汉是'意旨如何?”洞山云:“某甲当初洎错承当。”报慈拈问:“累害在什摩处?”又续前问:“如今作摩生?”又问洞山:“云岩道‘只这个汉是'还知有事也无?”洞山云:“先师若不知有又争解与摩道?”良久又曰:“若知有事争肯与摩道?”保福拈问长庆:“既知有事为什摩不肯与摩道?”庆曰:“此问甚当。”保福曰:“昔日云岩又奚为?”庆云:“养子方知父慈。”     师比色碗里贮甘橘洞山来不审立地。师曰:“那边还有这个摩?”洞山曰:“有也过于这个无用处。”师曰:“有也未曾与阇梨说什摩有用无用!”洞山当时无对隔三日道:“恐怕和尚与专甲。”师肯之。师问黄檗侍者:“汝和尚还说法不?”对曰:“也说。”师云:“汝还听也无?”对曰:“也听。”师云:“说时即听不说时还听也无?”对曰:“听。”师曰:“说时即从汝听不说时听什摩?”对曰:“不可无这个人也。”师曰:“默底是?说底是?”对曰:“默底是。”师曰:“洎错放过这个汉。”师示众云:“从门入者非宝直饶说得石点头亦不干自己事。”又云:“拟心则差况乃有言恐有所示转远。”僧问石头:“如何是祖师意?'石头曰:“老僧面前一踏草三十年来不曾锄。”有人举似师师云:“牛不吃栏边草。”南泉云:“智不到处不得说著说著则头角生也。”有人举问师:“主人与摩道意作摩生?”师曰:“兄弟也莫说说若这个事损著说底人。”有人举问洞山:“云岩与摩道作摩生?”洞山云:“在途也。”有人举问云居:“洞山与摩道意作摩生?”居云:“说似也。”有人举问疏山:“云居与摩道意作摩生。”疏山云:“一棒打杀龙蛇。”师扫地次叫寺主问:“师何得自驱驱?”师曰:“有一人不驱驱。”寺主曰:“何处有第二月?”师竖起扫帚云:“这个是第几月?”寺主无对。玄沙代云:“此犹是第二月。”洞山问:“无量劫来余业未尽时如何?”师云:“汝只今还作不?”对曰:“更有胜妙亦不作。”师云:“汝还欢喜不?”对云:“欢喜即不敢如粪扫堆上拾得一颗明珠。”师问僧:“承汝解卜是不?”对曰:“是。”师云:“试卜老僧看。”无对。洞山代云:“请和尚生月。”师自会昌辛酉年忽示疾至十月二十七日迁化敕谥无住大师净胜之塔。     祖堂卷五·华亭     华亭和尚嗣药山在苏州。师讳德诚未详姓莫测始终。师昔与云岩、道吾三人并契药山秘旨。药山去世后三人同议持少多种粮、家具拟隐于澧源深邃绝人烟处避世养道过生。三人议毕即俟晨去。三人之中花亭处长道吾居末。至中夜道吾具三衣白二师兄曰:“向来所议于我三人甚适本志然莫埋没石头宗枝也无?”花亭曰:“因什摩得埋没?”道吾云:“两个师兄与某甲三人隐于深邃绝人烟处避世养道过生岂不是埋没?”师云:“师弟元来有这个身心。若然者不用入山各自分去。然虽如此有事嘱于师弟。专甲从分襟之后去苏州花亭县讨小船子水面上游戏。于中若有灵利者教他来专甲处。”道吾云:“依师兄尊旨。”从此三人各自分去。     道吾出世数年并不见灵利者。有一日新到参道吾问:“从什摩处来?”对曰:“天门山来。”吾云:“什摩人住持?”对曰:“某与摩和尚。”道吾云:“有什摩佛法因缘?”其僧举两三则因缘道吾便欢喜处分安排。夜问唤院主云:“某甲欲得去天门山辄不得出这个消息。”     当夜便发行便到天门山。才三门前和尚望见道吾便走下来引接道吾上法堂。一切了后便问:“和尚有什摩事到这里?”道吾曰:“特为长老来。见说来日开堂还是摩?”对云:“开什摩堂?无与摩事。”道吾曰:“莫与摩道。不用待来日今夜速开堂。”主人推不得便升座破题两三则言语。有人问:“如何是真佛?”师曰:“真佛无相。”问:“如何是法眼?”师曰:“法眼无瑕。”道吾闻此对答掩耳。京口下堂遂屈道吾。吾来房京口问:“某甲对答过在什摩处掩耳出去?”道吾曰:“观师精彩甚是其器奈缘不遇其人。某甲师兄在苏州花亭县乘小船子江里游戏。长老才去那里便有来由。这里若有灵利者领二人著座主衣服去。”     主人当夜便发直到江边立。师才望见二个座主便问:“座主从那个寺里住?”对曰:“寺即不住住即不寺。”师云:“为什摩么故不住?”对曰:“目前无寺。”师曰:“什摩处学得来?”对曰:“非耳目之所到。”师曰:“一句合头意万劫系驴橛。”便打数下。师虽打他。见根性灵利又云:“适来只对底阿师莫怪下船。”天门便下船便问:“每日直钩钓鱼此意如何?”云:“垂丝千丈意在深潭。浮定有无离钩三寸。子何不问?”天门拟欲问谘和尚师以船篙蓦便撞天门却出云:“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师云:“每日直钩钓鱼今日钓得一个。”师曰:“有语云:‘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师问天门:“座主还去得也无?”对曰:“去。”师曰:“去即一任去还见其事也无?”对曰:“见。”师曰:“作摩生见?”对曰:“见草。”师再嘱曰:“子以后藏身处没迹没迹处藏身。不住两处实是吾教。”有人拈问花严:“如何是藏身处没迹?”花严曰:“夹山亲受花亭嘱。”“如何是没迹处藏身?”严云:“今朝忽睹个呆郎。”因此颂曰:     藏身没迹师亲嘱没迹藏身自可知。     昔日时时逢剑客今朝往往遇痴兒。     择禅师因道吾指夹山寻师颂曰:     京口谈玄已有名吾山特地涉途程。     虽云法眼无瑕翳争奈其人掩耳听。     参学须参真心匠合头虚诈不劳聆。     此来更欲寻师去决至应当暂改形。     道友当年深契会老僧今日苦叮咛。     特报水云知识道半秋孤月落花亭。     又夹山顿遇以华亭颂曰:     一泛轻舟数十年随风逐浪任因缘。     只道子期能辩律谁知座主将参禅。     目前无寺成桩橛句下相投事不然。     遥指碧潭垂钓叟被师呵退顿忘筌。     祖堂卷五·肾树     稗树和尚嗣药山。不睹实录不决化缘终始。因道吾卧次师问:“作什摩?”吾云:“盖覆。”师云:“卧底是不卧底是?”吾云:“不在两处。”师云:“争那盖覆何?”道吾乃拂袖而出。福先拈问僧:“盖覆意作摩生?”僧无对。自代良久。师问道吾:“作什摩来?”吾曰:“亲近来。”师曰:“你道亲近来更用动两片皮作什摩?”吾云:“岂无借?”师曰:“不曾为人借什摩。”石霜云:“此是他人口。”师扫地次赵州问:“般若以何为体?”师曰:“只与摩去。”     赵州第二日见师扫地依前与摩问。师曰:“借这个阇梨还得也无?”赵州曰:“便请。”师便问赵州拍掌而去。     祖堂卷五·道吾     道吾和尚嗣药山在刘阳县。师讳圆智姓王锺陵建昌人也。依涅盘和尚指示而参药山。药山示众云:“法身具四大阿谁道得?若有人道得与汝一腰裈。”师曰:“性地非风风非性地是名风大。地、水、火大亦复如是。”药山肯之不违前言赠一腰裈。石霜问:“百年后忽有人问极则事作摩生向他道?”师唤沙弥沙弥应喏师云:“添净瓶水著。”师却问石霜:“适来问什摩?”石霜再举师便起去。     师下山到五峰五峰问:“识彼中老宿不?”师云:“不识。”峰云:“何故不识?”师曰:“不识不识。”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便下禅床作拜相云:“谢子远来都无只对。”问:“万里无云犹是傍来日如何是本来日?”师曰:“今日好晒麦。”因沩山问云岩:“菩提以何为座?”岩曰:“无座为座。”云岩却问沩山沩山云:“以诸法空为座。”沩山却问师师曰:“坐也听伊坐卧也听伊卧。有一人不坐不卧速道将来。”师将出笠子云岩问:“用这个作什摩?”师云:“有用处。”岩云:“黑风猛雨来时作摩生?”师云:“盖覆著。”岩云:“他还受盖覆也无?”师云:“虽然如此要且无漏。”问:“如何是今时著力处?”师曰:“千人唤不回头方有少分相应。”僧云:“忽然火起时作摩生?”师曰:“能烧大地。”因肾树向火次师问:“作什摩?”肾树曰:“和合。”师曰:“与摩则当头脱去也。”树云:“隔阙来多少时也。”师便拂袖而出。师问云岩:“千手千眼如何?”岩云:“如无灯夜把著枕子。”云:“汝还知不?”师云:“我会也我会也。”岩却问:“作摩生会?”师云:“通身是眼。”神山云:“浑身是眼。”师有时示众云:“出世不出世尽是出世边说。”僧曰:“有一人不肯。”师云:“直饶不肯亦是傍出。”     师辞沩山沩山唤云:“智头陀。”师云:“其中事作摩生?”沩山云:“智头陀智头陀。”师云:“也大丑拙。”师见新到参便打鼓归房丈。其僧又打鼓归僧堂。主事来和尚处啧云:“和尚打鼓本分新到因什摩无端打鼓?”师曰:“如法批排茶饭明日我与你勘。”到明日批排茶饭屈吃次师指教童子指僧童子便来其僧身边立。其僧便摩童子头云:“和尚唤。”师便归丈室。主事又向和尚曰:“比来昨日无端打鼓要伊勘责为什摩却打他童子头!”师曰:“我与你勘责了也。”因高僧冲雨上堂药山笑曰:“汝来也。”高僧曰:“尸@杲里。”药山云:“可杀湿。”高僧云:“不打与摩鼓笛。”云岩云:“皮也无打什摩鼓笛?”师云:“骨也无打什摩皮?”药山曰:“大好曲调。”     师大和九年乙亥之岁九月十一日有人问:“伏审和尚四体违和可杀疒@登还减损也无?”师曰:“若与摩地不疒@登痛作什摩?所以古人道:‘愿得今身偿不入恶道受'。”师又曰:“还知道不偿不受者摩?”对曰:“与摩则波不离水水不离波去也。”师便蓦面唾。良久之间问大众:“如今是什摩时?”对云:“未时。”师曰:“与摩则打锺。”打锺三下便告寂。春秋六十七。临行时谓众云:“吾虽西逝理无东移。”后焚得灵骨一节特异清莹其色如金其声如铜。乃塔于石霜敕谥修一大师实相之塔。净修禅师赞曰:     长沙道吾多不聚徒。     出世不出树倒藤枯。     寒岩古桧碧汉金乌。     垂机险峭石霜是乎。     祖堂卷五·三平     三平和尚嗣大颠在漳州。师讳义忠福州福唐县人也。姓杨。自入大颠之室而获深契。值武宗澄汰隐避三平山。后虽值宣宗再扬佛日而彼海辱竟绝玄侣。后至西院大沩兴世众中好事者十数人往彼请而方转玄关。因有一僧时称黄大口师问曰:“久响大口是公不?”对曰:“不敢。”师曰:“口大小?”曰:“通身是口。”师曰:“向什摩处屙?”当时生对。白是法道声扬寰海古往不避瘴疠之奔而远凑。     师示众曰:“今时出来尽学个驰求走作将当自己眼目有什摩相应时?阿你欲学不要诸余各自有本分事在何不体取?作什摩心愤愤、口俳俳?有什摩利益分明说若要修行路及诸圣建立化门自有大藏教在;若是宗门中事宜你不得错用心!”有人问:“还有学路也无?”师云:“有一路滑如苔。”僧云:“还许人蹑不?”师云:“不拟心你自看。”问:“三乘十二分教学人不疑乞和尚直指西来意!”师云:“大德龟毛拂子、兔角柱杖藏著何处?”僧对曰:“龟毛兔角岂是有耶?”师云:“肉重千斤智无铢两。”荷玉颂曰:     龟毛拂兔角杖拈将来随处放。     古人事言不当非但有无亦丧。     王侍郎问:“黑豆未生芽时作摩生?”师云:“诸佛亦不知。”师颂曰:     菩提慧日朝朝照般若凉风夜夜吹。     此处不生聚杂树满山明月是禅枝。     师云:“诸人若未曾见知识则不可。若曾见作者来便合体取些子意度。向幽岩雅土+高独宿孤峰木食草衣。任摩去方有少分相应。若也驰求知解义句则万里望乡关。珍重!”     师有偈三首: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     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无妨分不分。     又曰:     见闻觉知本非尘识海波生自味身。     状似碧潭冰沫覆灵王翻作客中宾。     又曰:     见闻觉知本非因当处虚玄绝妄真。     见性不生痴爱业洞然明白自家珍。     师咸通十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迁化春秋九十二。吏部侍师王讽制塔铭矣。     祖堂卷五·石室     石室和尚嗣长髭在潭州攸县师讳善导。因沙汰年中改形为行者沙汰后师僧聚集更不造僧。每日踏碓供养师僧。木口和尚到见行者每日踏碓供养僧问:“行者不易甚难消?”师曰:“开心碗子里盛将来合盘里合取说什摩难消易消!'木口失对。有僧举似云居云居云:“得底人改形换服。”又问曰:“行者还曾到五台山也无?”师曰:“到。”木口曰:“还见文殊也无?”师曰:“见。”进曰:“向行者道什摩?”师曰:“道阇梨父母在村草里。”木口又失对。长庆代云:“行者还出得摩?”后曹山拈问强上座:“是赏是罚?”对曰:“是罚。”曹山曰:“罚他什摩处?”对曰:“罚他知有处。”曹山曰:“什摩处是他知有处?”对曰:“为不如山中事便认著文殊。”曹山曰:“作摩生是山中事?”对曰:“不认文殊。”曹山曰:“如是如是。”     在后木口出世数年后迁化。主事差两人往洞山达哀书。僧持书到洞山达一切了洞山问两人:“和尚迁化后作摩生?”对曰:“荼毗。”洞山曰:“荼毗了作摩生?”对曰:“拾得二万八千粒舍利。一万粒则纳官家一万八千粒则三处起塔。”洞山曰:“还得希异也无?”对曰:“世间罕有。”洞山曰:“作摩生说罕有?”对云:“有眼不曾见有耳不曾闻岂不是罕有?”洞山曰:“任摩你和尚遍天下尽是舍利去总不如当时识取石室行者两句语。”     沩山教仰山探石室仰山去到石室。过一日后便问:“如何是佛?”室拳手。“如何是道?”又展手。“毕竟阿那个即是?”石室便摆手云:“勿任摩事。”仰山却归具陈前话。沩山便下床向石室合掌。     师与仰山同玩月次仰山问:“这个月尖时圆相在什摩处?”师曰:“尖时圆相隐圆时尖相在。”云须云:“尖时圆相在圆时尖相无。”道吾云:“尖时亦不尖圆时亦不圆。”自余未睹实录焉。     祖堂卷五·德山     德山和尚嗣龙潭在朗州。师讳宣鉴姓周剑南西川人也。生不薰食幼而敏焉。□岁从师依年受具。毗尼胜藏靡不精研;解脱相宗独探其妙。每曰一毛吞巨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针锋锋利不动。然学与非学唯我知焉。遂云游海内访谒宗师凡至击扬皆非郢哲。后闻龙潭则石头之二叶乃摄衣而往焉。初见而独室小驻门徒师乃看侍数日。因一夜参次龙潭云:“何不归去?”师对曰:“黑。”龙潭便点烛与师师拟接龙潭便息却。师便礼拜。潭云:“见什摩道理?”师云:“从今向去终不疑天下老师舌头。”师便问:“久向龙潭。及至到来潭又不见。龙又不见时如何?”潭云:“子亲到龙潭也。”师闻不糅之言喜而叹曰:“穷诸玄辩如一毫置之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遂乃摄金牙之勇敌藏敬德之雄征继立雪之言徒俟传衣之秘旨。给侍瓶屦日扣精微。更不他游盘泊澧源三十余载乎。澄汰后咸通初年武陵太守薛延望迎请始居德山。自是四海玄徒冬夏常盈五百矣。     师有时谓众曰:“汝等诸方更谁敢铭邈?有摩?出来吾要识汝。”闻此语者惕栗钳结无敢当对。师又曰:“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乃虚而妙矣。若毫厘系念皆为自欺。瞥尔生情万劫羁锁去。”师问曰:“维那今日几个新到?”对曰:“有八个。”师曰:“一时令来生案过却。”僧问禾山:“‘一时令来生案过却'此意如何?”禾山云:“才出门便知委下客。”僧曰:“如何免得此过?”禾山曰:“万里元来却肯伊。”钦山问:“天皇也与摩未审德山作摩生道。”师曰:“试举天皇、龙潭看。”钦山礼拜师乃打之。云大师代曰:“与摩则自置。虚言已决。”     师又时云:“问则有过不问则又乖。”僧便礼拜师乃打之。僧云:“某甲始礼为什摩却打?”师云:“侍你开口堪作什摩?”师见僧来便闭却门。僧便敲门师问:“阿谁?”僧云:“师子兒。”师便开门其僧便礼拜。师骑却头云:“者畜生什摩处去来?”     师因病次问:“和尚病还有不病者无?”云:“有。”进曰:“如何是不病者”师云:“阿耶阿耶。”龙牙问:“学人仗镆耶之剑拟取师头时如何?”云:“你作摩生下手?”龙牙曰:“与摩则师头落也。”师不答。龙牙后到洞山具陈上事。洞山云:“把将德山落底头来!”龙牙无对。问:“如何是菩提?”师便咄云:“出去!莫向这里屙!”岩头问:“凡圣相去多少?”师喝一声。因南泉第一座养猫兒邻床损脚因此相诤。有人报和尚和尚便下来拈起猫兒云:“有人道得摩?有人道得摩?若有人道得救这小猫兒命。”无对。南泉便以刀斩作两橛。雪峰问师:“古人斩猫兒意作摩生?”师便打趁雪峰雪峰便走师却唤来云:“会摩?”对云:“不会。”师云:“我与摩老婆你不会。”师问岩头:“还会摩?”对曰:“不会。”云:“成持取不会好。”进曰:“不会成持个什摩?”师云:“你似铁橛。”     雪峰在德山时上法堂见和尚便转。师曰:“此子难偕。”长庆拈问:“什摩处是雪峰与德山相见处?”僧无对。庆代云:“还得当摩?更有枢要备陈广诲。”     咸通六年乙酉岁十二月三日忽告诸徒:“扪空追响劳你神耶?梦觉觉非觉有何事?”言讫宴坐安详奄然顺化。春秋八十四僧夏六十五。敕谥见性大师沙门元会撰碑文。净修禅师赞曰:     德山朗州刚骨无俦。     尚祛祖佛岂立证修?     释天杲日苦海慈舟。     谁攀真躅?雪峰崖头。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