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僧传--习禅16.唐池州南泉院普愿

更新:2020-05-06 12:27:52

   宋高僧传--习禅16.唐池州南泉院普愿   唐池州南泉院普愿   【原 文】   释普愿,俗姓王,郑州新郑①人也。其宗嗣于江西大寂,大寂师南岳观音让,让则曹溪之冢子也,于愿为大父,其高曾可知也,则南泉之禅有自来矣。愿在孕,母不喜荤血。至德二年,跪请于父母乞出家,脱然有去羁鞅之色。乃投密县大隈山大慧禅师受业,苦节笃励,胼胝②皲瘃,不敢为身主,其师异之。   大...

   宋高僧传--习禅16.唐池州南泉院普愿


  唐池州南泉院普愿
  【原 文】
  释普愿,俗姓王,郑州新郑①人也。其宗嗣于江西大寂,大寂师南岳观音让,让则曹溪之冢子也,于愿为大父,其高曾可知也,则南泉之禅有自来矣。愿在孕,母不喜荤血。至德二年,跪请于父母乞出家,脱然有去羁鞅之色。乃投密县大隈山大慧禅师受业,苦节笃励,胼胝②皲瘃,不敢为身主,其师异之。
  大历十二年,愿春秋三十矣,诣嵩山会善寺暠律师受具,习相部旧章,究毗尼篇聚之学。后游讲肆,上楞伽顶,入华严海会,抉《中》、《百》、《门》观之关钥,领玄机于疏论之外。当其锋者,皆旗靡辙乱。
  大寂门下八百余人,每参听之后,寻绎师说,是非纷错。愿或自默而语,群论皆弭,曰:「夫人不言乃尔耳。」自后舍景匿耀,似不能言者,人以其无法说,或扣其关,亦坚拒不泄。时有密赜其机者,微露头角,乃知其非无法说,时未至矣。
  贞元十一年,挂锡池阳③南泉山,堙谷刊木,以构禅宇,蓑笠饭牛,溷于牧童。斫山畬田,种食以饶。足不下南泉三十年矣。夫洪钟不为莛撞发声,声之者,故有待矣。
  太和年初,宣使陆公亘、前池阳太守皆知其抗迹尘外,为四方法眼,与护军彭城刘公同迎请下山,北面申礼。不经再岁,毳衣之子奔走道途,不下数百人。
  太和甲寅岁十月二十一日示疾。十二月二十三日,有白虹贯于禅室后峯,占之者:得非南泉谢世乎?是日西峯巨石崩,声数十里。当昼,有乳虎违禅林而号,众咸异之。二十五日东方明,告门人曰:「星翳灯幻亦久矣。勿谓吾有去来也。」言讫而谢。
  春秋八十七,僧腊五十八。契元、文畅等凡九百人,皆布衣墨巾,泣血于山门。赴丧会葬者相继于路,哀号之声震于崖谷。乙卯岁,门人奉全身于灵塔,从其教也。膳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刘轲钦若前烈,追德颂美焉。
  注 释
  ①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
  ②胼胝:俗称「老茧」,手掌或足底因长期劳动或奔波留下之厚茧。
  ③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译 文】
  释普愿,俗姓王,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人。其法系出自江西大寂,大寂的师是南岳怀让,而怀让则是曹溪慧能之传人,对于普愿来说,慧能禅师称得上是法祖了,可见普愿之禅法颇有渊源。普愿还在娘胎里时,其母亲就不喜欢吃荤。
  至德二年(公元七五七年),跪于父母面前请求出家,且有一种非走不可之气概,父母遂同意了他的请求,乃投密县大隈山大慧禅师,从之受业。他任劳任怨,修行十分刻苦,其师感到很奇异。
  大历十二年,普愿三十岁时,往嵩山会善寺依暠律师受戒,习相部旧章,研究戒律篇聚之学。后来参加了许多法会,上楞伽顶,入华严会,参究诸论,领悟玄机,也经常参加各种论辩,皆所向披靡。
  大寂门下有弟子八百余人,每次听师说法之后,大家各陈师意,是非纷错,唯普愿默默无语,大家才领悟到:「不言者才是真言也。」
  自此之后,普愿更木讷寡言,直似哑吧一般。有人以为他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多方试探他,他执意不言。或有暗中观察他,引诱说点什么的,他也只言其一,不说其二,很难得其要领,众人才知道他并不是没有什么好说的,而是时机未到而已。
  贞元十一年(公元七九五年),驻锡于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南泉寺,填谷伐木,以构禅宇。之后,他常头戴蓑笠,上山放牛,有若牧童。开山种田,自给自足。三十年间足不下南泉一步。此乃洪钟不必强撞方才发声矣。
  太和年(公元八二七年)初,宣城使者陆公亘、前池阳太守皆知其抗迹尘外,乃四方法眼,与护军彭城刘公等迎请他下山,对他极是礼敬,还不到一年时间,从之受学者不下数百人。
  太和甲寅年(公元八三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示疾,十二月二十三日,有白虹贯于禅室后之山峰上,占卜曰:「可能是南泉要谢世了。」那一天西峰巨石崩落,声彻数十里外,有小虎绕禅林悲号,大众都极感诧异。
  二十五日天刚亮,他对门人说:「星翳灯幻亦久矣,不要认为我有去来。」言旋而化。世寿八十七,法腊五十八。契元、文畅等九百多人,皆布衣黑巾,泣于山门,前去参加葬礼者塞满道路,哀号之声震荡山谷。乙卯岁(公元八三五年)门人奉全身于灵塔。膳部员外郎史馆编修刘轲对他更是钦敬无比,撰文追德颂美。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