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僧传--习禅12.唐洪州开元寺道一

更新:2020-05-06 12:17:10

   宋高僧传--习禅12.唐洪州开元寺道一   唐洪州开元寺道一   【原 文】   释道一,姓马氏,汉州①人也。华以喻性,不植于高原;浪以辩识,发明于溟海。生而凝重,虎视牛行。舌过鼻准,足文大字。   根尘虽同于法体,相表特异于幻形,既云在凡之境,亦应随机之教。年方稚孺,厌视尘躅②,脱落爱取,游步恬旷,削发于资州唐和尚,受具于渝州圆律师。示威仪之旨,晓开制之端...

   宋高僧传--习禅12.唐洪州开元寺道一


  唐洪州开元寺道一
  【原 文】
  释道一,姓马氏,汉州①人也。华以喻性,不植于高原;浪以辩识,发明于溟海。生而凝重,虎视牛行。舌过鼻准,足文大字。
  根尘虽同于法体,相表特异于幻形,既云在凡之境,亦应随机之教。年方稚孺,厌视尘躅②,脱落爱取,游步恬旷,削发于资州唐和尚,受具于渝州圆律师。示威仪之旨,晓开制之端,浣衣鍜金,观门都错。大龙香象,羁绊则难。权变无方,机缘有待。
  闻衡岳有让禅师,即曹溪六祖之前后也,于是出岷峨玉垒之深阻,诣灵桂贞篁之幽寂。一见让公,泯然无际。顿门不俟于三请,作者是齐于七人。以为法离文字,犹传蠹露,圣无方所,亦寄清源,遂于临川③栖南康、龚公二山,所游无滞,随摄而化。
  先是,此峯岫问魑魅丛居,人莫敢近,犯之者灾衅立生。当一宴息,于是有神衣紫玄冠致礼言:「舍此地为清净梵场。」语终不见。自尔猛騺毒螫,变心驯扰④;沓贪背憎,即事廉让。
  郡守河东裴公家奉正信,躬勤谘稟。降英明简贵之重,穷智术慧解之能。每至海霞敛空,山月凝照,心与境寂。道随悟深。自明者在乎周物,博施者期乎济众。居无何,裴公移典庐江⑤、寿春⑥二牧,于其进修惟勤,率化不坠。
  大历中、圣恩溥洽,□名于开元精舍。其时连率路公聆风景慕,以锺陵之坏,巨镇奥区,政有易柱之弦,人同凑毂,禅宗戾止⑦,降祥则多,顺而无违。居仅十祀,日临扶桑,高山先照;云起肤寸,大雨均沾。建中中,有诏僧如所□,将归旧壤。元戎鲍公密留不遣。
  至戊辰岁,举措如常,而请沐浴讫,俨然加趺归寂,享年八十。僧腊五十。弟子智藏、镐荚、崇泰等奉其丧纪,宪宗追谥曰大寂禅师,丹阳公包佶为碑纪述,权德舆为塔铭。
  注 释
  ①汉州:今四川广汉县。
  ②厌视尘躅:指厌恶尘俗之事。
  ③临川:今江西抚州市南。
  ④驯扰:顺服之意。
  ⑤庐江:今安徽省合肥县。
  ⑥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⑦戾止:来到之意。
  【译 文】
  释道一,俗姓马,汉州(今四川广汉县)人。华以喻性,不生于高原:浪以辩识,发明于大海。道一生而凝重,多有异相,根尘虽同于法体,相表自异于幻形。既是在凡之境,就当随机应教。才在童年,有脱尘离俗之气慨。后来削发于资州唐和尚处,并于渝州圆律师处受具足戒。
  听说南岳有怀让禅师,乃六祖慧能之后学,于是越过重重险阻,出川参访怀让。到南岳,遂结庵坐禅,一坐数日,怀让就问他:「坐禅图什么?」他说:「图作佛。」怀让听后,就拿一块砖在庵前石头上磨。
  道一莫明其妙,就问他:「磨砖作什么?」怀让说:「磨砖作镜。」道一就说:「磨砖岂能作镜?」怀让趁机开导他:「磨砖既不能作镜,坐禅岂能成佛?」道一闻后,豁然有悟。后侍奉其师十年后才离开南岳,到临川(今江西抚州)栖止南康(今江西赣县)、龚公山游化。
  在此以前,龚公山有许多鬼神怪物,人迹罕至,有进此山者马上遭殃,但自道一至此山坐禅之后,肓一紫衣神灵向他致礼道:「愿舍此地为清净道场。」说完后就不见踪影。自此之后,此山中的毒蛇猛兽等,都变得十分温顺。
  当时之郡守河东裴公,一家世代崇奉佛法,他对道一十分崇敬,常常向他请教禅法。
  后来,裴公调任庐江(今安徽合肥)、寿春(今安徽寿县)后,仍然时时向道一请益,精勤修习。大历年问,蒙皇上恩赐,他移住于开元精舍。
  其时连率路公对他也很崇敬,频频向他请益:锺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一带,学者云集,道一之禅法,至此盛极一时。其著名弟子有智藏、镐英、崇泰等一百多人,后来遍布天下,各为一方宗主。
  贞元四年(公元七八八年),身体康健,举措如常,而忽然请求沐浴。沐浴后更衣结跏趺坐,奄然而化。世寿八十,僧腊五十。弟子智藏、镐英、崇泰等传其法嗣。宪宗时追谥曰「大寂禅师」,丹阳公包佶为之撰写碑文,权德舆为之撰写塔铭。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