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僧传——义解5.陈摄山栖霞寺释慧布
陈摄山栖霞寺释慧布
【原 文】
释慧布,姓郝氏,广陵(1)人也。少怀远操,性度虚梗。年十五处于江阳(2),家门军将。时有戎役,因愿领五千人为将,清平寇寨,岂不果耶?众镗其言。十六遭兄亡,悟世非常,思解俗网,亲眷知有武略,咸不许之。
二十有一,方从本愿,既蒙鬀落,便入杨都,从建初寺琼法师学《成实论》,通假实之旨。物议所归,而布恨斯至理,未尽怀抱。
承摄山止观寺僧诠法师,大乘海岳,声誉远闻,乃往从之,听开「三论」。学徒数百,翘楚一期。至于洞达清玄,妙知论旨者,皆无与尚。时号之为「得意布」,或云「思玄布」也。
故诠之解难,听者似解,而领悟犹迷。及依言愿通,而构难疎略,致使谈论之际,每有客问,必待布而为荅。时人为之语曰:「诠公四友,所谓『四句朗、领语辩、文章勇、得意布』。」布称得意最为高也。
隆于《大品》善达章中,悟解大乘,烦恼调顺,摄心奉律,威仪无玷。常乐坐禅,远离嚣扰,誓不讲说,护持为务。
末游北邺,更涉未闻,于可禅师所,暂通名见,便以言悟其意。可曰:「法师所述,可谓破我除见,莫过此也。」乃纵心讲席,备见宗领。周览文义,并具胸襟。又写章疏六(左马右犬),负还江表。并遗朗公,令其讲说。因有遗漏,重往齐国,广写所阙,賷还付朗。自无一畜,衣钵而已。专修念慧,独止松休。萧然世表,学者欣慕。
尝造思禅师,与论大义。连彻日夜,不觉食息。理致弥密,言势不止。思以铁如意打案曰:「万里空矣,无此智者。」坐中千余人同声叹悦。
又与邈禅师论义,即命公之师也。联绵往还,三日不绝。邈止之,叹其慧悟遐举。而卑身节行,不显其美。梁太清末侯景作乱,荒馁累年,三日失食,至四日有人遗布饭,而微似猪肉之气,虽腹如火然,结心不食。故得遭斯困厄,不履非滥。
又曾患脚气,医令服□,自此至终,常陈此罪。或见诸人乐生西方者,告云:「方土乃净,非吾愿也。如今所愿,化度众生。如何在莲华中十劫受乐,未若三途处苦救济也。」
陈至德中,邈引恭禅师。建立摄山栖霞寺,结净练众,江表所推,名德远投,禀承论旨。时为开滞,理思幽微。不为僧师,不役下位,常自缝洗,六时无阙。纔扣犍椎(3),已居众首。端坐如木,见者懔然。名闻光远,请谒如市。陈主诸王并受其戒,奉之如佛。末以年暮,不参众食,敕给其乳牛,而布回充入众。茕茕(4)谨摄,实高僧焉。
年至七十,与众别云:「布命更至三、五年在,但老困不能行道,住世何益?常愿生边地无三宝处,为作佛事去也。幸各好住,愿努其力。」于是绝谷不食,命将欲断。下敕令医诊之,缩臂不许。沉皇后欲传香信,又亦不许。临终遗诀曰:「长生不喜,夕死无忧。以生无所生,灭无所灭故也。诸有学士、徒众并委恭禅师,吾无虑矣。」以陈贞明元午十一月二十三日卒于栖霞。
注 释
(1)广陵:今江苏扬州。
(2)江阳:即江北。
(3)犍椎:也作犍槌、干槌,寺院中所悬木鱼、钟磐之类。击之以召集法众。
(4)茕茕:孤特。
【译文】
释慧布,俗姓郝,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少有大志,性情豪爽直率。十五岁时住在江北,家门军将。当时经常有兵役,曾表示如果让我率领五千兵马去荡平寇寨,难道不会成功吗?众人都甚嘉其志。
十六岁时其兄亡故,深感人生如梦,世事无常,欲离俗出家,亲戚朋友因知其有武略,全不同意。二十一岁才了却出家之愿望。落发之后,即往扬都从建初寺琼法师学《成实论》,通晓假相和实相的道理,慧布觉得《成实论》的思想未能尽意,听说僧诠法师在摄山止观寺盛弘大乘法门,遐迩闻名,乃往摄山从僧诠学「三论」。
从师受业者有数百人,皆为当时特出的人才。对于三论之玄旨奥义,他洞达幽微,意领神会,当时没有人能与他相比,故有「得意布」之美誉,有人则称他为「思玄布」。
僧诠在讲经解论时,许多听者对于其中有些义理似乎理解了,但于领悟上却仍感迷惑。而在谈论之时,常有人提问,请求释疑,往往需要慧布出来解答。
故当时佛教界流传一种说法,曰:「诠公四友,所谓四句朗(即法朗)、领语辩(即智辩)、文章勇(即慧勇)、得意布(即慧布)。」其中慧布称得意第一,此乃最高的赞誉。
后来,慧布潜心于《大品》,悟解大乘,调伏烦恼,收摄身心,梵行清净。精勤于禅坐,远离尘嚣纷扰,端坐如木,誓不讲说,以护持佛教为时务。
后来游访北邺,更进一步涉猎过去所未曾见闻的,于慧可禅师处,一经交谈,便以言悟其意。慧可禅师曰:「法师所述,即是破除我见,没有更甚于此的。」而后能完全了解纲宗,纵心于讲席。
后又游学齐国,写章疏六(左马右犬,携回江南,送予法朗,让其讲说。因原来所写章疏有所遗漏,又重回齐国,补全所缺漏者,又带回交予法朗法师。慧布本人则除衣钵之外,一无所蓄,专心慧悟,独止松林。超然世外,学者欣慕。
慧布曾经造访慧思禅师,与之谈论佛法大义,忘餐废寝,毫无倦意。
慧思以铁如意击打案几,曰:「万里空矣,无此智者。」坐中千余人同声叹悦。
又与邈禅师论义,往返三日,接连不绝。邈禅师对其超群慧悟,极表赞叹。慧布虽有超人之慧悟,但向来卑身节行,不到处炫耀。
梁侯景之乱时,天灾人祸,一时并至,慧布曾连续三日没吃上饭,至第四天,有人送食物给他,而似有猪肉之味,虽饥肠辘辘,但决意不食。虽然遭受如此灾难,也绝不滥行违戒。又曾患脚疾,医生让他吃韭菜,后来常自陈此罪。
或见人乐生西方净土,即告之曰:「西方虽是极乐净土,但非是我愿,我之所愿者,乃于此土化度众生。在莲花中十劫受乐,不如在三途中受苦救济。」
陈至德年间,慧布迎请恭禅师建立摄山栖霞寺,结众弘法,闻名于江南一带,远近名德,争相投止。而他本人则不做僧众的老师,下役使居下位的人,经常亲自缝补清洗,六时无缺。
初扣犍椎,却已位居众首。理思幽微,端坐如木,见者无不肃然起敬。远近的名僧大德,向他请教佛法者无计其数。陈主以及诸王公大臣,都从他受戒,奉之如佛。到了晚年,食欲不振,皇帝敕他以乳牛,他则回施大众。茕焭孑立,谨严摄持,实为一代高僧啊!
到七十岁时,向大众辞别云:「我还有三、五年的年限,但既已老了,不能行道,住世何益?常愿生于至今不曾有三宝的边远地区,好去弘传佛法。此地幸好各位都健在,望大家好好努力。」说后则拒绝饮食,眼看生命将绝。
皇上下敕令医生诊治,他则不同意;皇后渖氏欲传香信,他也不许。临终时遗诀曰:「长生不喜,夕死无忧。因为生本无所生,灭本无所灭也。诸学士、徒众等并委托给恭禅师,我无所忧矣。」于陈贞明元年(公元五八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栖霞寺示寂,世寿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