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僧传--习禅10.唐均州武当山慧忠

更新:2020-05-06 12:10:19

   宋高僧传--习禅10.唐均州武当山慧忠   唐均州武当山慧忠   【原 文】   释慧忠,俗姓冉氏,越州诸暨①人也。孰辨甲子?或谓期颐②之年。肌肤冰雪,神宇峻爽。少而好学,法受双峯,默默全真,心承一印,行无住相。   历试名山,五岭、罗浮、四明、天目,白崖倚帝,紫阁摩穹,或松下安居于九旬,或嵌空息虑于三昧。既悬明月之戒,亦净瑠璃之心,已度禅定之门,不起无生之...

   宋高僧传--习禅10.唐均州武当山慧忠


  唐均州武当山慧忠
  【原 文】
  释慧忠,俗姓冉氏,越州诸暨①人也。孰辨甲子?或谓期颐②之年。肌肤冰雪,神宇峻爽。少而好学,法受双峯,默默全真,心承一印,行无住相。
  历试名山,五岭、罗浮、四明、天目,白崖倚帝,紫阁摩穹,或松下安居于九旬,或嵌空息虑于三昧。既悬明月之戒,亦净瑠璃之心,已度禅定之门,不起无生之见。嶷若苏卢,八风莫能动;清如净鉴,万象何所隐?可止也我,则武当千峯狎于麋鹿;可行也我,则虎溪一径分卫人间。
  薄游吴楚,以至于顺阳川焉。卜居党子之林泉,四十余祀;深入法王之圣定,八万广门。道声洋乎,力量充矣!
  开元年中,刺史前中书侍郎开国公王琚、司马太常少卿赵颐贞,信潭以清,闻风而悦,税驾扣寂,杳然虚空。礼足散金银之华,不异弥伽长者③,执手见微尘之佛,等毗目仙人④。上奏玄宗,征居香剎,则龙兴寺也。
  由是罢相、节使、王公、大人,罔不膜拜顺风,从而问道。忠博达诂训,广穷经律,降魔制外,孰之与京?不可以威畏,不可以利动,曒日而食,对月澄心,清风飞霜,劲节凌竹,辞检理诣,折彼幔幢。
  肃宗皇帝载定区夏,闻其德高,以上元二年正月十六日勑内给事孙朝进驲骑迎请。其手诏曰:「皇帝信问,肤闻调御上乘以安中土,利他大士共济羣生。师以法鉴高悬,一音演说,藏开秘密,境入圆明。大悲不惓于津梁,至善必明于兼济。
  尊雄付嘱,实在朕躬。思与道安宣扬妙用,广滋福润,以及大千。传罔象之玄珠,拔沈迷之毒箭,良缘斯在,勿以为劳。仗锡而来,京师非远。斋心已久,副肤虚怀。春寒,师得平安好!遗书指不多及。」忠常以道无不在,华野莫殊,辽高步入宫,引登正殿。霜杖初下,日照龙衣,天香以焚,风飘羽盖。时忠骧首接武,神仪肃若。
  天子钦之,待以师礼。奏理人治国之要,畅唐尧、虞舜之风。帝闻竦然,膝之前席。九龙洒莲华之水,万乘饮醍醐之味。从是肩舁上殿,坐而论道,不拘彝典也。寻令骠骑朱光辉宣旨住千福寺。相国崔涣从而问津,理契于心,谈之朝野。
  识真之士,往往造焉。洎夫宝应临御,以孝理国,匪移前睠,划开万里之天,若见三江之月。又勑内侍袁守宏迎近阙下光宅寺安置,香饭云来,紫衣天降。虽使臣拥禅门而不进,御府列玉帛而盈庭,了之如泡。观之
  若梦,澹然闲任,自乐天倪。
  常以思大师有言:「若欲得道,衡岳、武当。」因奏武当山请置太一延昌寺,白崖山党子谷置香严长寿寺,各请藏经一本,度僧护持……至大历八年,又奏度天下名山僧中取明经律禅法者,添满三七人。道门因之,羽服缁裳,罔不庆怿。数盈万计,用福九重也。
  忠往在南阳,陷于贼境,固请回避,皆不允之。临白刃而辞色无挠,据青云而安坐不屈。魁帅观具禅德淡若,风韵高逸,投剑罗拜,请师事焉。于时避寇遇寇者众矣。无何,羣盗又至,乃曰:「未可以踵前也。」遂杖钖发趾,沿江而去。有斅其先踪,坚住不避者,尽被诛戮。
  则知云物气象,有如先觉,存而不论,道何深也!金籍曰「般若无知而无不知」,斯之谓欤!内德既充,外应弥广,自藏珍宝,人莫之窥。于戏,论龙奋迅,而毱多不知,忉利雨花,而明彻莫讥。前贤厌世,正眼随灭,不亦悲夫!
  忽疾将亟,国医罔効,自知去辰,众问后事,乃曰:「佛有明教而行之,则无累矣,吾何言哉?」粤十年十二月九日子时右胁汇足,泊然长往。所司闻奏,皇情悯焉。中使临吊,赙赠甚厚。勑谥号曰大证禅师。有诏归葬于党子之香严寺,循其本也。
  威仪手力,所在支给,具饰终之礼,哀恸梵场也。勑常修功德使、检校殿中监、兴唐寺沙门大济,早接道论,豁如披云,虽非门人,哀逾法嗣。凡有敷奏,圣旨允焉。在家弟子开府孙知古并弟内常侍朝进、居士景超昆季等,僧弟子千福寺志诚、光宅寺智德、香严寺主道密等,凡数万人,痛石室之末筹,悲云峯之耸塔,晨钟徒击于高殿,夕梵空奏于前山。哲人云亡,畴将仿仰,译经沙门飞锡为碑纪德焉。
  注 释
  ①越州诸暨:今浙江诸暨。
  ②期颐:指百岁之人。
  ③弥伽长者:意译为「能降伏」,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善知识之一。
  ④毗目仙人:又称「毗目瞿沙仙人」,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善知识之一。
  【译 文】
  释慧忠,俗姓冉,越州诸暨(今浙江诸暨)人。生卒年月不详,或说他活了一百多岁。慧忠肌肤白晰,神宇峻爽,少而好学,受法于双峰(即五祖弘忍)
  ,传禅宗心印,行无住相,遍访名山,四处参学。五岭、罗浮、四明、天目,他无所不至。或松下安居,或石窟打坐,游化于吴楚各地。
  开元年间,刺史前中书侍郎开国公王琚、司马太常少卿赵颐贞等,对他十分崇敬,上奏玄宗,玄宗遂下敕诏之锡住龙兴寺。自此之后,王公、大臣等无不膜拜、致礼,从之问道。慧忠博达训诂,广习经律,弘法降物,莫之能比。其之为人,不可以威惧,不可以利动,刚直淡泊,劲节清风。……
  唐肃宗在即位时,闻其高德,于上元二年(公元七六一年)正月十六日敕内给事孙朝进迎请他进宫。肃宗手诏曰:「朕闻调御上乘以安中土,利他菩萨共济群生。法师道行高深,境界圆明,善开秘藏,广弘正法。大悲不倦于津梁,至善必明于兼济。尊雄付嘱,实在朕躬。
  愿法师如道安,广弘慈悲之大法,利济群生,盛传像教之玄理,拯救凡愚。诚恳希望法师能仗锡来京,以遂朕心。时下春意犹寒,法师请多保重,致书难得尽说,余不一一。」
  慧忠入京后,甚得肃宗之崇敬,待以师礼。皇帝每有谘询,则奏治国治民之要,畅述唐尧、虞舜之风,皇上都细心聆听,十分恭敬。后来皇上特允许他乘轿上殿,坐而论道,不受世俗礼仪之限制。其后,皇帝令骠骑朱光辉宣旨,敕住千福寺,相国崔涣又从之问道,理契于心,谈之朝野。
  有识之上,也纷纷前去参学问道。再后来,又下敕内侍袁守宏把慧忠迎至临近皇宫之光宅寺居住,供养丰渥。慧忠虽然荣极当时,朝臣常去参拜致礼,玉帛珠宝盈于寺院,但他恬淡澹然,视若泡影,世俗之利禄声名丝毫不动于心。
  于佛教学说上,他主张佛性无所不在,无情也有佛性。常以因慧思大师曾说:「若欲得道,衡岳、武当。」遂上奏皇上请求于武当置太一延昌寺,白崖山党子谷置香严长寿寺,各请藏经一本,度僧护持……大历八年(公元七七三年),又奏度天下名山僧众中精通经、律、禅者,添满三七人。一时,佛法隆盛,国人蒙益。
  后来,慧忠前往南阳,陷入贼境,再三请求回避,皆不同意,临白刃而容不改色,无所畏惧。贼人首领见其禅德淡若,风韵高逸,遂投剑致拜,请师事之。当时,避贼遇贼的人众多。后来,又遇群盗,遂杖锡沿江而去。慧忠其人,内德充盈,道行高深,一般人很难窥其深奥。
  大历十年,慧忠忽然身患疾病,国医也无力医治,自知不久于人世。众人就请慧忠留下遗嘱,他说:「佛有明教,大家依之而行可矣,我又需要说什么呢?」此年十二月九日子时,右胁累足,泊然长往。官府上奏皇上,皇上甚是悲痛,特遣中使临吊致哀,馈赠十分丰厚,并敕谥号「大证禅师」,下诏归葬于党子谷香严寺。一切费用,均由国库开支。
  僧侣二界参加其葬礼者甚众,痛哭之声,震天动地。兴唐寺沙门大济很早就从之受学,虽非其法嗣,但悲痛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在家弟子开府孙知古、并其弟内常侍朝进、居士景超兄弟、僧弟子千福寺志诚、光宅寺智德、香严寺寺主道密等都悲痛万分,译经沙门飞锡为之撰写了碑铭,以志纪念。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