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僧传--义解4.陈杨都兴皇寺释法朗

更新:2020-05-06 10:19:50

   唐高僧传--义解4.陈杨都兴皇寺释法朗   陈杨都兴皇寺释法朗   【原文】   释法朗,俗姓周氏,徐州沛郡(1)沛人也。祖奉叔齐给事黄门侍郎(2)青州刺史,父神归梁员外敌骑常侍(3)沛郡太守。   朗托生之始,母曰刘氏,梦见神人乘楼殿人怀,梦中如言,身与空等。既而觉寤,四体轻虚,有异恒日。五辛杂味,因此悉断。爰在髫齓,卓出凡童,孝敬纯备,志操贞立,家雄六郡...

   唐高僧传--义解4.陈杨都兴皇寺释法朗


  陈杨都兴皇寺释法朗
  【原文】
  释法朗,俗姓周氏,徐州沛郡(1)沛人也。祖奉叔齐给事黄门侍郎(2)青州刺史,父神归梁员外敌骑常侍(3)沛郡太守。
  朗托生之始,母曰刘氏,梦见神人乘楼殿人怀,梦中如言,身与空等。既而觉寤,四体轻虚,有异恒日。五辛杂味,因此悉断。爰在髫齓,卓出凡童,孝敬纯备,志操贞立,家雄六郡(4),气葢三边(5)。少习军旅,早经行阵。俭约治身,宠辱无能移也。
  俄而假节宁远将军徐子彦北伐,门设长戟坐休大树。惟曰:“兵者凶器,身曰苦因。欲海邪林,安能觉者”?年二十一,以梁大通二年二月二日,于青州入道,游学杨都,就大明寺宝志禅师受诸禅法,兼听此寺彖律师讲律本文。又受业南涧寺仙师《成论》,竹涧寺靖公《毗昙》。当时誉动京畿,神高学众。
  乃于此山止观寺僧诠法师,(左冫右食)受《智度》、《中》、《百》、《十二门论》,并《华严》、《大品》等经,于即弥纶藏部,探赜幽微。义吐精新,词含华冠。专门强学,课笃形心。可谓师逸功倍,于斯为证。
  永定二年十一月,奉敕入京住兴皇寺,镇讲相续。所以《华严》、《大品》、四论文言,往哲所未谈,后进所损略,朗皆指擿义理,征发词致,故能言气挺畅,清穆易晓,常众千余。阐前经论,各二十余遍。二十五载,流润不绝。其闲兴树四部,两宫*轮之华,当时莫偶。以太建十三年岁在辛丑九月二十五日中夜,迁神寺房,春秋七十有五。即以其月二十八日,窆于江乘县罗落里摄山之西岭。
  初,摄山僧诠受业朗公,玄旨所明,惟存中观。自非心会析理,何能契此清言?而顿迹幽林,禅味相得。及后四公往赴,三业资承。爰初誓不涉言,及久乃为敷演。故诠公命曰:「此法精妙,识者能行,无使出房,辄有开示。故经云:『计我见者,莫说此经。深乐法者,不为多说。』良由药病有以,不可徒行。」朗等奉旨,无敢言厝。及诠化往,四公放言。各擅威容,俱禀神略。勇居禅众,辩住长干,朗在兴皇,布仍摄领。禅门宏敌,慧声遐讨,皆莫高于朗焉。然辩公胜业清明,定慧两举,故其讲唱兼存禅众,抑亦诠公之笃厉也。然其义体,时与朗违,故使兴皇座中,排斥中假之诮。布、勇两公见于别纪。
  注 释
  (1)沛郡:今江苏沛县东。
  (2)给事黄门侍郎:官职名,简称黄门侍郎,梁齐时隶属于门下省。
  (3)散骑常侍:官职名,宋齐时隶属于集书省。
  (4)六郡:指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
  (5)三边:指幽州、并州、凉州,因其地都在边疆,故称三边。
  【译文】
  释法朗,俗姓周,徐州沛郡(今江苏沛县)人。祖奉叔齐,任黄门侍郎青州刺史,其父曾任散骑常侍沛郡太守。
  法朗托生时,据说其母刘氏梦见神人乘楼殿入怀,在梦中对她说,身与空等,她醒之后,顿时觉得四体轻虚,有异常日。五辛杂味,一时俱断。
  法朗在少年之时,就聪颖非凡,孝敬父母,意志节操坚决不移,采地雄霸六郡,气盖三边。
  年少从军,早已经历师旅行阵。修身节省,宠辱皆无法动摇其志。
  年纪很轻就随徐子彦将军北伐,门口放长戟,坐在大树下休息。并说:“兵者凶器,身是苦因,欲海邪林,怎能觉悟”?在梁大通二年即他二十一岁时于青州入道,后游学杨都,从大明寺宝志禅师修习禅法,兼从该寺彖律师修习律藏。又从南涧寺仙师研习《成实》,从竹涧寺靖公研习《毗昙》。其才智出众,一时誉动京城。
  后又于北山止观寺从僧诠法师学《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及《华严》、《大品》等经。于经、律、论三藏均多所探究、研寻,颇有造诣,勤学有成。
  陈永定二年(公元五五八年)十一月,他奉敕入京驻锡兴皇寺,讲经弘法不断,对于《华严》、《大品》及「四论」之义理颇多阐释,发前人之所未发,多有新见。对于后人的缺失,也用通畅易懂的义理补充,听他讲经弘法者常多达千余人。
  他讲解前面之经论各二十多遍。在二十五年时间内,弘法不断。他对于四部悉檀义之阐析及对龙树一系思想的弘传,在当时没有人能同他相匹敌。
  陈太建十三年(公元五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中夜,他于房中示寂,世寿七十五。该月二十八日,葬于江乘县罗落里摄山之西岭。
  起初,摄山僧诠受业于朗公,所修习者,以中观学说为主。若非心会析理,何能契此清言?师徒隐避形迹于山林,体会禅法上又能彼此互相契合。到后来慧勇、智辩、法朗、慧布来山受业,佛法得以传续。原先立誓不涉言表,及到后来,才开始演述。
  僧诠曾经说过:“佛法精义巧妙,了解就能实践,不涉及语言诠释。经曰:‘执着我见的人,不与言经。深乐法要的人,不与言说’。良药自有其妙用,不可妄施”。
  法朗遵从诠公教诲,未敢多言。待僧诠迁化之后,门下四大法师各擅威容,大弘佛法。慧勇居禅众,智辩住长干,法朗在兴皇,慧布驻摄岭,时人有“兴皇伏虎朗,栖霞得意布,长干领悟辩,禅众文章勇”之誉。
  而此四法师中,声名最大,影响最著者,莫过于法朗。而智辩注重得意领悟,倡定慧双举,所以他的讲席间尚有禅者,此乃诠公之遗风矣。但其思想与法朗多有相违之处,以致评者常有排斥他的言论。慧布、慧勇详见别传。

推荐文章